“妈妈,人为什么会死?”回应方式很重要,别给孩子留下阴影
中国的“死亡教育”终于被提上了日程。
● 两会代表顾晋建议从中小学开始展开死亡教育
之所以这么说,是因为中国的孩子实在是太缺乏死亡教育了。缺到孩子根本不知道死亡为何物;缺到孩子会以“死亡”为筹码,和家人赌气;缺到孩子认为“死亡”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……
有这么一个故事:
一个妈妈在离婚后,三岁的孩子抚养权被判给了爸爸。孩子的奶奶为了不让她经常见孩子,带着孩子去了另一个地方生活。
长时间见不到孩子,她想孩子想的都要疯了。经过半年多的协商后,孩子的奶奶终于松口答应她和孩子见一面。
见面地点是游乐场。当时孩子在滑梯上准备往下滑,突然愣住了,因为他看到“死了”的妈妈又活过来了。孩子害怕极了,过了好久才怯怯地说:“妈妈,你不是死了吗,大家都说你已经死了啊。”
妈妈瞬间泪崩,连忙对孩子说:“妈妈没有死。”孩子飞快地从滑梯上滑下来跑过去用力抱着妈妈,哭着问:“妈妈,那你下次什么时候死?”
还有一件事情是发生在地铁上:
地铁上,一个四岁的小孩:妈妈,我特别喜欢你毛衣上的这根项链,你死了以后把它给我行吗?妈妈顿时黑脸,一把拽下项链给了孩子,说:“我没死也能给你。”
看,这就是我们的孩子,在孩子眼里,死亡是模糊的,死亡到底是什么他并不知道。
近年来,经常有青少年自杀的事件被报道出来,
17岁男孩小斯高考后不久自杀,疑因父亲教育方法不当导致压力太大。
一名高考生在华山遇难,疑为自杀。
一名10岁女孩在家喝农药自杀。
……
而造成这一切的恶果,和中国家长对孩子死亡教育的缺失脱不了干系。
《西藏生死书》说:我们是一个没有死亡准备的民族。马东在《奇葩说》总结说:如何面对生死这件事,是我们汉文化缺失的一课。
确实如此,在中国人的观念里,谈死,是一件很忌讳的事情。大人都是能躲则躲,能避就避,能不谈就不谈。
我一个同事无意间说起他孩子的一件事。
前段时间,孩子听到大人们谈论作家林清玄去世的新闻,连续问了他好几个问题:
爸爸,那个爷爷去哪里了?去世了的人是不是要放进土里面啊?爸爸,我们还能看到那个爷爷吗?人为什么要死亡?人死后会去哪里?
小家伙突然这么一问,把他问懵了,吞吞吞吞半天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,只好拿他小时候他爸回答他那套来搪塞孩子:
“他去天堂了。”
撒谎是我们的惯用伎俩。一是我们做父母的,也没有过一次正规的死亡教育。二是大人认为,把孩子和死亡隔离是对他们最大的保护,却不知道这种做法会对造成多大的伤害。
有一个读者,她七岁时,外公意外中风去世。
去世前三天,她才被带到外公病床前。即便那时,家人还瞒着她外公命不久矣的事实,她以为这只是很普通的一次见面,却不想成了永别。
直到外公下葬后一个月,她才知道外公死了。
她从小是外公照顾大的,外公于他,不差于一个父亲的重量。因为这件事,她恨了父母整整一年的时间。
刚知道外公去世那段时间,她甚至会把外公的遗照放在自己的书包里,用这种方式安慰自己:“外公还一直在。”
除了撒谎,还有逃避,我们逃避一切和死亡有关的事情。
一个作家张丽钧,跟团到德国旅游去了。
晚上他们住到了一个旅馆,第二天早上到四周转悠的时候才发现,“离旅馆不到100米的地方就是一个墓园。”
他们和死人住到了一起。
同行的人也都很生气,觉得被安排住在这里是遭到了歧视。后来又发现,她所住的小旅馆住满了德国本地人,德国的墓园多建在城镇的“黄金地段”,他们不怕“鬼”,愿意与死人朝夕相处。
再细看,那里的墓园跟中国阴森冷寂的墓园完全不同。德国的墓园里,到处都是鲜花,苹果树上结满了果子,树下有原木长凳……
相比,中国的墓园都是建在远离人烟的地带,满是阴森之气。
两者的巨大差别,彰显着我们“死亡教育”的重大缺失。
相比我们国家对孩子死亡教育的缺失,国外的国家在死亡教育上做的很好。
在美国幼儿园,班级养的小金鱼死了,老师会带着孩子们给金鱼办一场“葬礼”,疏解孩子们的情绪,回答他们的问题,引导孩子进行关于死亡的讨论。
在英国,为孩子提供死亡课程包括“死亡和悲哀”等学习项目;
在德国柏林的学校,殡仪馆工作人员和临终医护人员会被邀请到课堂,讲述人死时会发生的事情。
怎么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死亡教育?
《西游记》中,美猴王火烧阎王府,勇销生死簿的情节,我们至今都记忆尤深。我们害怕死亡,因而妄想逃避死亡。
《儿童生死教育之理念与实施》一文中指出,儿童在4岁左右就会产生死亡的概念,如果无法得到父母或老师的正确引导,容易对死亡产生错误认知,进而产生负面情绪,影响一生。
因此,家长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,自然地适应孩子的观察,并予以公开、客观的生命教育。
利用绘本,在阅读中展开教育
我们直接给孩子讲死亡的种种,孩子可能不太理解,家长有时候也不知道怎么开口。这时一本合适的绘本就能派上用场了。
比如《爷爷变成了幽灵》,《楼上的外婆和楼下的外婆》,《我永远爱你》等。
家长可以利用讲故事的方式,对孩子了解到什么是死、死亡意味着什么。
有一个妈妈,她的母亲很早就去世了,她一直和继母生活在一起,叫她“姨姨”。有一次,她的女儿问她:“妈妈的妈妈,我应该叫外婆,你应该叫妈妈的,为什么你要叫姨姨呢?”
很早就失去母亲这件事,是这位妈妈一辈子的痛,平日里根本不愿意提起,也不知道怎么和孩子解释。
一个偶然的机会,她看到了《楼上的外婆和楼下的外婆》。因为事情性质类似,她就借用了这本绘本,和孩子解释了他有两个外婆的原因。一个外婆像楼上的外婆一样去了天堂,但她却一直活在妈妈的心里。
利用清明节等祭奠逝去亲人的日子,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
之前有一个大热的电影叫《寻梦环游记》,里面有一个亡灵节。在我们国家,有清明节、中元节、寒衣节。
在这些日子里,父母可以让孩子帮着准备一些食物之类的东西,利用这个过程告诉孩子,我们为什么要有一个这样的节日,告诉孩子死亡是什么。
有些东西,它并不会因为我们的逃避就不存在,好比死亡。
我们告诉孩子死,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,只是为了让他更正确地看待死亡,有更健康的生命观,知道生命的可贵。
对任何来说,了解死亡实则是对生命的敬畏,知道死,是为了更好地活着。
本文由教娃网(jiaowa.ren)搜集整理,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会尽快删除。
“妈妈,人为什么会死?”回应方式很重要,别给孩子留下阴影:等您坐沙发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