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科学教娃 > “教改”在发展中接受批评,在批评中得到发展

“教改”在发展中接受批评,在批评中得到发展

西祠南京大厂镇人

楠轩 12-25 14:51

“教改”在发展中接受批评,在批评中得到发展

党的“三大优良传统”:一;理论联系实际。二;密切联系群众。三;批评与自我批评。"教改”之后,南京"接班教育"却越来越多,教改真无法实现?

今天《金陵晚报》邗登了这么一篇图文并茂的文章。刘德平老师看到后,立马发了一个贴子上来。楠轩今晚有空,本来就计划给南京和全国的“教改”提提建议;意见和批评。但愿南京的教育局长和国家的教育部长看到后能“脸红”。

现在的中小学生在“教改”工作中究竟是减负了还是增负了?官方有官方的说法,学校有学校的说法,家长有家长的说法。楠轩倾向于家长的说法,因为楠轩是一个“从群众中来,再到群众中去”的人。我国的教育部长和教育局长们都是一个精力充沛,健健康康的人,不是聋子和瞎子,更不是高高在上的人。有家庭,有子女,有亲戚也有朋友。如今中小学生在“教改”中,每天要花上12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在学习,写作业,真的是不知情,还是在装聋作哑?

对全国中小学生的“教改”,这一年多来楠轩一直在搞些调查工作,结论是:不改,还好,越改洋相越多。无论是在全国还好,还是在南京也罢,那些在中小学校门外雨后春笋般出现的“接班教育”,究竟是怎么回事?有多少老师白天在校教过学生后,晚上又去那里“代课”?为啥家长们都喜欢把孩子往那里送?有的没报上名,还是找人开后门进去的。学生每天晚上上课的费用是多少?“接班教育”为啥有能力承诺:保证分数高升?为啥一到学校的考试,试卷上至少60%以上的题目,都是“接班教育”中讲过的和做过的。没上过“接班教育”回家做作业的学生,能有几个不输在这个“不合规”的起跑线上?

楠轩曾调查过一个“接班教育”点,时间是晚上的18时至21时,这位教数学的老师共教10个学生。上课时老师给每个学生发了一张考试卷,然后就在讲台上“忙”其他的了。到了20时老师在黑板上对考试卷,先写出第一题的答案,然后请做对的同学举手,询问没做对的同学错在哪一步,一步一步的改,以此类推。下课后楠轩询问了2个学生,他们讲都懂了,都会做了。

在此楠轩不可否认,“接班教育”的实际作用。但楠轩想还是“正规的教育”出现了问题。倘若我们的学校老师(或班主任),也能在考试以后对照试卷一一的给学生讲解,学生还需放学后到校外继续充电吗?

“接班教育”是“正规教育”补充,其作用家长们是深有体会。有的家长因为忙,没有时间来关心孩子那么多的家庭作业。有的家长因为自身的水平有限,已经没有能力辅导孩子的家庭作业完成。在花时间,花精力和花费用的同时,都有这样的感叹:不知道现在怎么搞的,哪来的那么多的家庭作业,我们那时也不象现在这个样子,作业基本上都是在学校完成了,很少有这个繁重的家庭作业。

今天的报道中说:德国一位外教老师西洛特在中国呆了八年,他从德国过来,原本是抱着对中国神奇文化的向往和对中国人的质朴过来的,但他不得不回去了。在他看来,他这一辈子也无法在中国看到真正的教育,他为中国的未来深深担忧。他多次跟中国校长提议:少上课,多让孩子娱乐。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,开发心智。校长很无奈,大家都在比分数,比成绩,都不愿意输在“起跑线”上。同时他(她)又说:德国的孩子都是快乐的,每天9:30-下午3:30上学。没有所谓的家庭作业,可这并没有丝毫影响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。“教改”专家们,你们在年复一年的“教改”设计中,把孩子们当成了什么:“劳改犯”?“祖国的花朵”?“小天使”?你们捂心自问吧?!

我们的“教改”,真的是一个难以想象的中国梦吗?楠轩认为: 我们的“教改”是应该让学生们:轻装上阵;而不应该让家庭作业“惩罚”的喘不过气来了。

本文由教娃网(jiaowa.ren)搜集整理,欢迎指正。

微信赞助

“教改”在发展中接受批评,在批评中得到发展:等您坐沙发呢!

发表评论

表情
还能输入210个字